芦茎的功效与作用
摘要:
芦茎
拼音名:Lu Jing
英文名:Reed Stem
别名:苇茎,嫩芦梗。
中药芦茎为禾本科植物芦苇的嫩茎。夏,秋季采收,晒干或鲜用。
原形态
芦苇,多年生高大草本,高1~3米。地下茎粗壮,横走,节间中空,节上有芽。茎直立,中空。叶2列,互生;叶鞘圆筒状,叶舌有毛;叶片扁平,长15~45厘米,宽1~3.5厘米,边缘粗糙。穗状花序排列成大型圆锥花序,顶生,长20~40厘米,微下垂,下部梗腋间具白色柔毛;小穗通常有4~7花,长10~16厘米;第1花通常为雄花,颖片披针形,不等长,第1颖片长为第2颖片之半之半或更短;外稃长于内稃,光滑开展;两性花,雄蕊3,雌蕊1,花柱2,柱头羽状。颖果椭圆形,与内稃分离。花,果期7~10月。
药材性状
呈长圆柱形,长30厘米,直径0.4~0.6厘米。表面黄白色,光滑,具光泽。有的一侧显纵皱纹,节间长10~17厘米,节部稍膨大,有的具残存的叶鞘,叶鞘外表面具棕褐色环节纹,其下有的具3~5毫米宽的粉带,内表面淡白色,有的具残存的绒毛状髓质横膜。质硬,较难折断,断面粗糙,中空;气微,味淡
性味与归经
味甘;性寒;归心;肺。
功效与作用
清肺解毒;止咳排脓。主治肺痈吐脓;肺热咳嗽;痈疽。
使用方法
内服:煎汤,15~30克,鲜品可用至60~120克。外用:适量,烧灰淋汁;熬膏敷。
各家论述
- 《本经逢原》苇茎中空,专于利窍,善治肺痈,吐脓血臭痰。
- 《千金》苇茎汤以之为君,服之热毒从小便泄去最佳。
摘录于
《中华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