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籽棕的功效与作用
摘要:
双籽棕
拼音名:Shuang Zi Zong
别名:鸡罗,野棕,山棕,矮葵。
中药双籽棕为棕榈科植物双籽棕的根入药。
原形态
双籽棕,矮小灌木,高0.5~2米。叶一回羽状全裂,长40~50厘米,有时更长,羽片少数,近菱形或不等边四边形,长10~25厘米,宽2.5~8厘米,基部楔形,不具耳垂,羽片中部以上边缘具不规则的啮蚀状小齿,顶端具尾尖或不明显;叶鞘边缘具网状纤维。花序单生于叶腋间,直立,长17~30厘米甚至更长,不分枝或具稀少分枝;佛焰苞数个,包着花序一梗;花单性,雄花花萼3片,圆形,覆瓦状排列;花瓣3片,长圆状倒卵形,长6~7毫米,具条纹脉;雄蕊15~30枚;雌花球形,花萼3片,卵圆形;花瓣3片,倒卵圆形,长3.5~4毫米,与花萼一样具条纹脉;无退化雄蕊;子房球形,钝三棱。果实卵球形或近球形,直径12毫米,熟时红棕色。种子3颗,钝三棱,胚乳均匀。花果期4~5月。
性味与归经
味酸,涩,性凉。
功效与作用
止血清热,通经收敛。主治月经过多,血崩,子宫下垂,肺结核咯血。
使用方法
1~2两。
备注
果和种子有毒。
摘录于
《全国中草药汇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