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姜的功效与作用
摘要:
廉姜
拼音名:Lian Jiang
英文名:Rhizome of Chinese Galangal
别名:绥,姜汇,姜叶淫羊藿,九连姜,箭杆风,山姜,小良姜。
中药廉姜为姜科植物华山姜的根茎。秋季采挖,除去茎叶,洗净,切段晒干。
原形态
华山姜,多年生草本,高约1米。根茎匍匐,肉质。叶互生;叶柄鞘状抱茎;叶舌膜质,长4~10毫米,2裂,具缘毛;叶片披针形或卵状披针形,长20~30厘米,宽3~10厘米,先端渐尖或尾状渐尖,基部渐狭,两面均无毛;总状圆锥花序顶生,长10~30厘米,分枝短,长3~10毫米,其上有花2~4朵;小苞片长1~3毫米,花时脱落;花白色萼管状,长约5毫米,先端具3齿;花冠管略超出,花冠裂片长圆形,长约6毫米,后方的一枚较大,兜状;唇瓣卵形,长6~7毫米,先端微凹,侧生退化雄蕊2,钻状,长约1毫米;花丝长约5毫米,花药长约3毫米;子房无毛。果球形,直径5~8米。花期5~7月,果期6~12月。
药材性状
根茎呈圆柱形或块状,长7~10厘米,直径0.3~1厘米,顶端渐尖细,多数有分枝。表面灰黄色或棕黄色,有明显的环节,节上有鳞片样的叶柄残基及须根痕,节间距0.3~1厘米,有较顺直的纵皱纹。质硬而韧,不易折断,断面淡黄色,纤维性。气微香,味稍辛辣。以质坚实,粗壮,断面色淡黄,气香烈者为佳。
药理作用
对离体肠平滑肌的影响,华山姜煎剂小剂量使小鼠,豚鼠小肠收缩加强,大剂量则呈抑制作用,表现肌张力降低,振幅减少,能部分拮抗乙酰胆碱或氯化钡引起肠管紧张性及强直性收缩。华山姜非挥发性成分使兔小肠活动略增强,挥发性成分使肠管轻度兴奋,随后转入明显抑制,张力降低,收缩频率减慢,振幅减少,并随着浓度不同能部分或完全拮抗乙酰胆碱,氯化贝引起肠管兴奋或痉挛。
对肠道推进运动的影响,华山姜煎液0.5克/千克小鼠灌胃能使肠道推进运动加快。
毒性反应,经急性毒性试验25克/千克(量大容积)灌胃1次,观察3天,未见小鼠中毒症状和死亡,亚急性毒性试验,大鼠每日灌胃华山热浸液1.62克/千克,连续30天,结果肝肾功能均在正常范围,病理检查无特殊异常。
性味与归经
味辛;性温;归脾;胃;肝经。
功效与作用
温中消食;散寒止痛;活血;止咳平喘。主治胃寒冷痛;噎膈吐逆;腹痛泄泻消化不良;风湿关节冷痛;跌打损伤;风寒咳喘。
使用方法
内服:煎汤,6~15克;或浸酒。外用:适量,捣敷。
药材处方
- 《贵州草药》治肺痨咳嗽: 山姜,干姜,核桃仁各五钱。蒸蜂蜜一两服。治胃气痛: 山姜一两。煨水服。
- 《贵州草药》治喘咳: 山姜适量。泡童便三天,取出晒干,用一两泡酒半斤。每日早晚各服五钱。
- 《贵州草药》治风湿关节冷痛: 山姜,石南藤,香樟根,红禾麻各一两。煨水服。
各家论述
- 《本草拾遗》:主胃中冷,吐水,不下食。
- 《纲目》:温中下气,消食益智。
- 《植物名实图考》:治胃病。
- 《贵州草药》:散寒止痛,定喘。
- 《广西药植名录》:治胃寒冷病,噎膈呕吐,腹痛泄泻,消化不良。
摘录于
《中华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