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紫贝母的功效与作用
摘要:
暗紫贝母
拼音名:an Zi Bei Mu
英文名:Unibract Fritillary Bulb
别名:乌花贝母,松贝母。
中药暗紫贝母为百合科植物暗紫贝母的鳞茎。7~9月苗未枯萎时采挖,带泥曝晒或微火烘,随时用竹,木器翻动,至表皮现粉白色时筛去泥士,装入麻袋,轻轻撞去附土及老皮,再晒干。
原形态
暗紫贝母,多年生草本,高15~23厘米。鳞茎直径6~8毫米。叶多对生,条形或条状披针形,长3.6~5.5厘米,宽3~5毫米。花单生,叶状苞片1枚;花被片长2.5~2.7厘米,深紫色,有黄褐色小方格,宽6~10毫米;雄蕊长约为花被片的一半,花药近基着;柱头裂片很短,长约0.5~lmm。蒴果长1~1.5厘米,宽1~1.2厘米,有棱,棱上具狭翅,宽约1毫米。花期6月,果期8月。
药材性状
鳞茎圆锥形或心脏形,直径5~9毫米,高4~8毫米。表面类白色,较光滑。外层两枚鳞叶大小悬殊,大鳞叶紧裹小鳞叶,小鳞叶露出部分呈新月形,习称“怀中抱月”,顶端较尖或钝圆,多闭合,底部较平整,微凹入。内有细小鳞叶及心芽。气微,味微甜。
性味与归经
味苦,甘;性微寒。
功效与作用
清热润肺,化痰止咳。主治肺热燥咳,干咳少痰,阴虚劳嗽,咯痰带血。治虚劳咳嗽、吐痰咯血、心胸郁结、肺痿、肺痈、喉痹、乳痈。
摘录于
《*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