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分蓼的功效与作用
摘要:
叉分蓼
拼音名:Cha Fen Liao
别名:酸不溜,分枝蓼,叉枝蓼,酸姜。
中药叉分蓼为蓼科植物叉分蓼的根(黑色老根为佳)入药。
原形态
叉分蓼,多年生草本,高70~150厘米。茎直立或斜升,多叉状分枝,枝中空,节部膨大。单叶互生,具矩柄或近无柄,叶片椭圆形、披针形或矩圆状条形,长5~12厘米,宽0.5~2厘米,先端渐尖,基部渐狭,全缘,两面被疏长毛或无毛,边缘常具缘毛;托叶鞘常破裂。花序形成疏松开展的圆锥花序;苞卵形,膜质,内含2~3朵花;花被白或淡黄色,5深裂,长2.5~4毫米,大小略等;雄蕊8,短于花被片。小坚果卵状菱形或椭圆形,具3棱,长5~6(7)毫米,比花被片长约1倍。花期6~7月,果期8~9月。
性味与归经
味酸,甘,性温。
功效与作用
祛寒,温肾。主治寒疝,阴囊出汗。
使用方法
鲜根5两~1斤,水2斤,熬成1斤,趁热装入罐中,用热气熏患部,熏时用被围上,熏1~2小时(全身出汗为好),一般2~3次可愈。
摘录于
《全国中草药汇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