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萝卜的功效与作用
摘要:
胡萝卜
拼音名:Hu Luo Bo
英文名:Carrot
别名:黄萝卜,胡芦菔,红萝卜,伞形棱菜,红芦菔,丁香萝卜,金笋。
中药胡萝卜为伞形科植物胡萝卜的根。冬季采挖根部,除去茎叶,须根,洗净。
原形态
胡萝卜,二年生草本,高达120厘米。根肉质,长圆锥形,粗肥,呈橙红色或黄色。茎单生,二至三回羽状全裂,末回裂片线形或披针形,先端尖锐,有小尖头;茎生叶近无柄,有叶鞘,末回裂片小或细长。复伞形花序;花序梗长10~55厘米,有糙硬毛;总苞片多数,呈叶状,羽状分裂,裂片线形;伞辐多数,结果期外缘的伞辐向内弯曲;小总苞片5~7,不分裂或2~3裂;花通常白色,有时带淡红色;花柄不等长。果实圆卵形,棱上有白色刺毛。花期5~7月。
药理作用
干胡萝卜石油醚提取部分,分离出的无定形黄色成分,溶于杏仁油,注射于人,兔,狗均有明显的降血糖作用。
性味与归经
味甘;辛;性平;归脾;肝;肺经。
功效与作用
健脾和中;滋肝明目;化痰止咳;清热解毒。主治脾虚食少;体虚乏力;脘腹痛;泄痢;视物昏花;雀目;咳喘,百日咳;咽喉肿痛;麻疹;水痘;疖肿;汤火伤;痔漏。
使用方法
内服:煎汤,30~120克;或生吃;或捣汁;或煮食;外用:适量,煮熟捣敷;或切片烧热敷。
用药宜忌
《本草省常》宜熟食,多食损肝难消,生食伤胃。
各家论述
- 《日用本草》:宽中下气,散胃中邪滞。
- 《纲目》:下气补中,利胸膈肠胃,安五脏,令人健食。
- 《医林纂要》:润肾命,壮元阳,暖下部,除寒湿。
- 《岭南采药录》:凡出麻痘,始终以此煎水饮,能消热解毒,鲜用及晒干用均可。
- 《现代实用中药》:治久痢。
摘录于
《中华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