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莓的功效与作用
摘要:
川莓
拼音名:Chuan Mei
别名:大乌泡,乌泡。
中药川莓为蔷薇科植物川莓的根入药。
原形态
川莓,落叶灌木,高2~3米;小枝圆柱形,密被淡黄色绒毛状柔毛,老时脱落,无刺。单叶,近圆形或宽卵形,直径7~15厘米,顶端圆钝或近截形,基部心形,上面粗糙,无毛或仅沿叶脉稍具柔毛,下面密被灰白色绒毛,有时绒毛逐渐脱落,叶脉突起,基部具掌状5出脉,侧脉2~3对,边缘5~7浅裂,裂片圆钝或急尖并再浅裂,有不整齐浅钝锯齿;叶柄长5~7 厘米,具浅黄色绒毛状柔毛,常无刺;托叶离生,卵状披针形,顶端条裂,早落。花成狭圆锥花序,顶生或腋生或花少数簇生于叶腋;总花梗和花梗均密被浅黄色绒毛状柔毛;花梗长约1厘米;苞片与托叶相似;花直径1~1.5厘米;花萼外密被浅黄色绒毛和柔毛;萼片卵状披针形,顶端尾尖,全缘或外萼片顶端浅条裂,在果期直立,稀反折;花瓣倒卵形或近圆形,紫红色,基部具爪,比萼片短很多;雄蕊较短,花丝线形;雌蕊无毛,花柱比雄蕊长。果实半球形,直径约1厘米,黑色,无毛,常包藏在宿萼内;核较光滑。花期7~8月,果期9~10月。
性味与归经
味酸,咸,性平。
功效与作用
祛风除湿,止呕,活血。主治劳伤吐血,月经不调,口有腥气,瘰疬,痘后目翳,狂犬咬伤等症。叶治黄水疮。
使用方法
根0.5~1两,水煎服或泡酒服,炖肉服。叶晒干研面用。
摘录于
《全国中草药汇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