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日葵根的功效与作用
摘要:
向日葵根
拼音名:Xiang Ri Kui Gen
英文名:Sunflower Root
别名:葵花根,朝阳花根,向阳花根。
中药向日葵根为菊科植物向日葵的根。夏,秋季采挖,洗净,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
向日葵,一年生草本,高1~3米。茎直立,粗壮,中心髓部发达,被粗硬刚毛。叶互生;有长柄;叶片宽卵形或心状卵形,长10~30厘米或更长,宽8~25厘米,先端渐尖或急尖,基部心形或截形,边缘具粗锯齿,两面被糙毛,具3脉。头状花序序单生于茎端,直径可达35厘米;总苞片卵圆形或卵状披针形,先端尾状渐尖,被长硬刚毛;雌花舌状,金黄色,不结实;两性花筒状,花冠棕色或紫色,结实;花托平;托片膜质。瘦果倒卵形或卵状长圆形,稍扁,浅灰色或黑色;冠毛具2鳞片,呈芒状。脱落。花期6~7月。
性味与归经
味甘;淡;性微寒;归胃;膀胱经。
功效与作用
清热利湿;行气止痛。主治淋浊;水肿;带下;疝气;脘腹胀痛;跌打损伤。
使用方法
内服:煎汤,9~15克,鲜者加倍;或研末。外用:适量,捣敷。
各家论述
- 《岭南采药录》治跌打损伤,红肿。
- 《四川中药志》治胃胀胸痛,胁肋滞痛,润肠通便。
- 《泉州本草》治消渴引饮,疳疮流黄水。
摘录于
《中华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