绛梨木根的功效与作用
摘要:
绛梨木根
拼音名:Jiang Li Mu Gen
英文名:Root of thinleaf buckthorn
别名:黑龙须,绿皮刺根,鹿角刺根。
中药绛梨木根为鼠李科植物薄叶鼠李的根。秋,冬季采收,洗净,切片晒干。
原形态
薄叶鼠李 灌木或稀小乔木,高达5米。幼枝对生或近对生,褐色或黄褐色,平滑无毛,有光泽。叶对生或近对生;叶柄长0.8~2厘米,有短柔毛;托叶线形,早落;叶片纸质,倒卵形或倒卵状椭圆形,长3~8厘米,宽2~5厘米,先端短急尖,基部楔形,边缘具钝锯齿,上面深绿色,无毛,下面淡绿色,仅沿脉腋有簇毛。花单性,雌雄异株,绿色,成聚伞花序或簇生于短枝端;花萼4裂;花瓣4;雄蕊4;花柱2半裂。核果球形,直径4~6毫米,基部有宿存萼筒,成熟时黑色。种子宽倒卵圆形,背面具纵沟。花期3~5月,果期5~10月。
性味与归经
苦;涩;平;归脾;胃;肾经。
功效与作用
清热止咳;行气化滞;散瘀;行水。主治肺热咳嗽;食积;便铋;跌打损伤;脘腹胀痛;水肿;痛经。
使用方法
内服:煎汤,9~15克。
用药宜忌
体弱,脾虚无积者勿用,孕,产妇忌服。《重庆草药》
药材处方
- 《四川中药志》治丹停,膨胀:绛梨木根研末,煮甜酒服(服后出现便泻)。
- 《贵阳民间药草》治肺热咳嗽:鹿角刺根三至五钱。水煎分三服。
- 《贵阳民间药草》下水臌,消肿胀,胸水:鹿角刺根一两,拳参五钱。水煎分三服。
各家论述
- 《四川中药志》:消食顺气,治胸前饱胀及停积。
- 《分类草药性》:治黄肿病,酒疾,心膨胀,酒炒合叶用。
摘录于
《中华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