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絮的功效与作用
摘要:
柳絮
拼音名:Liu Xu
别名:柳实,柳子。
中药柳絮为杨柳科植物垂柳的带毛种子。春季果实将成熟时采收,干燥。
原形态
垂柳,乔木,高可达18米,树冠开展疏散。树皮灰黑色,不规则开裂;枝细,下垂,无毛。芽线形,先端急尖。叶狭披针形,长9~16厘米,宽0.5~1.5厘米,先端长渐尖,基部楔形,边缘具锯齿;叶柄长(3~)5~10毫米,有短柔毛;托叶仅生在萌发枝上。花序先叶或与叶同时开放;雄花序长1.5~3厘米,有短梗,轴有毛;雄蕊2,花药红黄色;苞片披针形,外面有毛;腺体2;雌花序长达2~5厘米,有梗,基部有3~4小叶,轴有毛;子房椭圆形,无柄或近无柄,花柱短,柱头2~4深裂;苞片披针形,外面有毛;腺体有1。蒴果长3~4月,花期3~4月,果期4~5月。
药材性状
种子细小,倒披针形,长1~2毫米,黄褐色或淡灰黑色。表面有纵沟,顶端簇生白色丝状绒毛,长2~4毫米,成团状包围在种子外部。
鉴别方法
种子在光镜下呈鞋底形,一端稍尖,一端较大。在尖端套有一环,极易脱落,环上环生细长非腺毛,长504~3024μm或更长。非腺毛单细胞,基部壁孔明显。表皮细胞长方形,表面观细胞平周壁上有众我条形或点状突出物。侧面观成半环形。
性味与归经
味苦;性凉。
功效与作用
凉血止血;解毒消痈。主治吐血;创伤出血;痈疽;恶疮
使用方法
内服:研末;或浸汁。外用:适量,敷贴;或研末调搽;或烧成灰撒。
各家论述
- 《本经》:主溃痈,逐脓血。
- 《别录》:主痂疥,恶疮,金疮。子:汁疗渴。
- 陶弘景:贴灸疮。
- 《药性论》:主止血。治湿痹四肢挛急,膝痛。
摘录于
《中华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