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树的功效与作用
摘要:
榆树
拼音名:Yu Shu
别名:白榆,家榆,榆钱,春榆,粘榔树。
中药榆树为榆科榆属植物榆的果实(榆钱),树皮,叶,根入药。榆钱,春季未出叶前,采摘未成熟的翅果,去杂质晒干。树皮,剥下树皮晒干,或夏秋剥下树皮,去粗皮,晒干或鲜用。叶,夏秋采摘,晒干或鲜用。根皮秋季采收。
原形态
榆树,落叶乔木,高达25米。树干直立,枝多开展,树冠近球形或卵圆形。树皮深灰色,粗糙,不规则纵裂。单叶互生,卵状椭圆形至椭圆状披针形,缘多重锯齿。花两性,早春先叶开花或花叶同放,紫褐色,聚伞花序簇生。翅果近圆形,顶端有凹缺。花期3~4月,果熟期4~5月。
性味与归经
- 榆钱:微辛,平。
- 皮,叶:甘,平。
功效与作用
- 榆钱:安神健脾。用于神经衰弱,失眠,食欲不振,白带。
- 皮,叶:安神,利小便。用于神经衰弱,失眠,体虚浮肿。内皮:外用治骨折,外伤出血。
使用方法
榆钱:1~3钱;皮,叶3~5钱。接骨以内皮酒调包敷患处,止血用内皮研粉撒布患处。
备注
同属下列植物,在不同地区均供药用。榔榆(蚊榔树,鸡瘤,小叶榆,秋榆)Ulmus parvifolia Jacq.;红榔木(毛白榆,棉榔树)Ulmus pumila L. var. pilosa Rehd.;滇榆(常绿榆,披针叶榆)Ulmus lanceaefolia Roxb.。
摘录于
《全国中草药汇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