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花胡颓子的功效与作用
190
2025-04-02
摘要:
拼音名:Hu Tui Zi
英文名:Fruit of Thorny Elaeagnus
别名:卢都子,雀儿酥,王婆奶,蒲颓子,小青六,郎郎崽,斑楂,旗杞,半含春,半春子,甜棒捶,牛奶子,羊奶奶,假灯笼,梅花泡,咸匏头,柿蒲,土萸肉,补阴丹,野枇杷,野水葡萄,甜果儿,麦榄,清明子,潘桑果,野枣子,羊头泡,白叶丹,半钱子。
中药胡颓子为胡颓子科植物胡颓子的果实。4~6月果实成熟时采收,晒干。
胡颓子,常绿直立灌木,高3~4米。具刺,刺长20~40毫米,深褐色;小枝密被锈色鳞片,老枝鳞片脱落后显黑色,具光泽。叶互生;叶柄长5~8毫米;叶片革质,椭圆形或阔椭圆形,长5~10厘米,宽1.8~5厘米,两端钝或基部圆形,边缘微反卷或微波状,上面绿色,有光泽,下面银白色,密被银白色和少数褐色鳞片;侧脉7~9对,与中脉开展成50~60°角,网状脉在上面明显。花白色或银白色,下垂,被鳞片,1~3朵生于叶腋;花梗长3~5毫米,花被筒圆形或漏斗形,长5~7毫米,先端4裂,裂片内面被短柔毛;雄蕊4,花丝极短;子房上位,花柱直立,无毛。果实椭圆形,长12~14毫米,幼时被褐色鳞片,成熟时红色;果核内面具白色丝状棉毛。花期9~12月,果期翌年4~6月。
味酸;涩;性平;归肺;胃;大肠经。
收敛止泻;健脾消食;止咳平喘;止血。主治泄泻;痢疾;食欲不振;消化不良;咳嗽气喘;崩漏;痔疮下血。
内服:煎汤,9~15克。外用:适量,煎水洗。
《中华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