砂茴香子的功效与作用
摘要:
砂茴香子
拼音名:Sha Hui Xiang Zi
英文名:Ferula bungeana Kitan.
别名:沙前胡籽。
中药砂茴香子为伞形科植物硬阿魏的种子。8~9月果实成熟时采收,晒干。
原形态
硬阿魏,多年生草本,高30~100厘米。植株密被短柔毛。根圆柱形,粗约8毫米,根颈残存枯萎的棕黄色叶鞘纤维。茎单一,有分枝,苍白色,从下部向上分枝成伞房状。基生叶莲座形,柄基部扩展成鞘;叶片轮廓广卵形至三角形,二至三回羽状全裂,末回裂片长椭圆形或广椭圆形,再羽状深裂,小裂片楔形至倒卵形,长1~3毫米,宽1~2毫米,常3殂,先端细尖,被密集短柔毛,灰蓝色;茎生叶少,一至二回羽状全裂;上部叶片简化成披针形叶鞘。复伞形花序生于茎,枝和小枝顶端,直径4~12厘米;总苞片缺或1~3,锥形;伞辐4~15;小伞形花序有花5~12;小总苞片3~5,线状披针形;萼齿卵形;花瓣黄色,广椭圆形,先端内弯;花柱基扁圆锥形,花柱延长,柱头增粗。分生果广椭圆形,果棱突起,长10~15毫米,宽3~6毫米,每棱槽中有油管1,合生面油管2。花期5~6月,果期6~7月。
性味与归经
味辛;甘;性平。
功效与作用
理气健胃。主治脘腹胀痛;消化不良。
使用方法
内服:研末,1~3克。
摘录于
《中华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