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彭子的功效与作用
摘要:
石彭子
拼音名:Shi Peng Zi
别名:崖石榴,石彭彭,小木莲,崖荔枝,岩枇杷,吊攀子,木馒头,巴梨子,崖梨子,牛奶浦,冰粉子。
中药石彭子为桑科植物珍珠莲的果实。秋季采收果实,晒干。
原形态
珍珠莲,常绿攀援状灌木。幼枝密被褐色柔毛,后变无毛。叶互生;叶柄长1~3.5厘米;叶片近革质,卵形或椭圆状卵形,长6~12厘米,宽2.5~3.6厘米,先端渐尖或尾状急尖,基部卵圆形或楔形,全线或略带微波状,上面深绿色,有光泽,无毛,下面浅绿色,密被褐色柔毛;基生脉3出,侧脉6~8对,网脉在背面隆起成蜂窝状。隐头花序,花序托单生或成对着生于叶腋,卵圆形或近圆形,直径1.2~2厘米,顶部中央有脐状突起,基部有苞片3枚,宽三角形;雄花,瘿花着生于同一花序托的内壁;雌花生于另一花序托内壁。瘦果小。花期4~5月,果期8~10月。
药材性状
隐花果倒圆锥形,直径约1厘米,顶端明显突起,基部有短柄,表面暗灰色,有疣状突起和黄色毛茸。质坚硬,不易碎,击破后,内含多数,黄色,卵形瘦果,包藏于红色花被内。气微,味甘,涩。
性味与归经
味甘涩;性平;无毒;归肺经。
功效与作用
消肿止痛;止血。主治睾丸偏坠;跌打损伤;内痔便血。
使用方法
内服:煎汤,9~15克。
各家论述
治睾丸偏坠,内痔,便血。《江西中药》
摘录于
《中华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