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柳的功效与作用
摘要:
垂柳
拼音名:Chui Liu
别名:柳树,倒垂柳,青龙须,清明柳,吊杨柳,线柳。
中药垂柳为杨柳科柳属植物垂柳的枝,叶,树皮,根皮,须根等入药。枝,叶夏季采,须根,根皮,树皮四季可采。
原形态
垂柳,高大乔木,高度可达18米;树冠倒广卵形。小枝细长,枝条非常柔软,细枝下垂,长度有1.5~3米长。叶狭披针形至线状披针形,长8~16厘米,先端渐长尖 ,缘有细锯齿,表面绿色,背面蓝灰绿色;叶柄长约1厘米;托叶扩镰形,早落。雄花具2雄蕊,2腺体;雌花子房仅腹面具1腺体。花期3~4月;果熟期4~5月。
性味与归经
味苦,性寒。
功效与作用
清热解毒,祛风利湿。
- 叶:慢性气管炎,尿道炎,膀胱炎,膀胱结石,高血压;外用治关节肿痛,痈疽肿毒,皮肤搔痒,灭蛆,杀孑孓。
- 枝,根皮:白带,风湿性关节炎;外用治烧烫伤。
- 须根:风湿拘挛,筋骨疼痛,湿热带下及牙龈肿痛。
- 树皮:外用治黄水疮。
使用方法
叶0.5~1两;外用适量,鲜叶捣烂敷患处。枝,根皮3~5钱;外用研粉,香油调敷。须根4~8钱,水煎服,泡酒服或炖肉服。
摘录于
《全国中草药汇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