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叶木通的功效与作用
180
2025-08-23
摘要:
拼音名:Mu Tong
英文名:Akebia Stem
别名:通草,附支,丁翁,乌蕧,活血藤,丁父,葍藤,王翁,万年,万年藤,燕蕧。
中药木通为木通科植物木通,三叶木通或白木通的滕茎。藤茎在移植后5~6年开始结果,在秋季割取部分老藤,晒干或烘干。
木通,落叶木质缠绕灌本,长3~15cn,全株无毛。幼枝灰绿色,有纵纹。掌状复叶,小叶片5,倒卵形或椭圆形,长3~6厘米,先端圆常微凹至具一细短尖,基部圆形或楔形,全缘。短总状花序腋生,花单性,雌雄同株;花序基部着生1~2朵雌花,上部着生密而较细的雄花;花补3片;雄花具雄蕊6个;雌花较大,有离生雌蕊2~13。果肉质,浆果状,长椭圆形,或略呈肾形,两端圆,长约8厘米,直径2~3厘米,熟后紫色,柔软,沿腹缝线开裂。种子多数,长卵而稍扁,黑色或黑褐色。花期4~5月,果熟期8月。
三叶木通,与前种相近。主要区别点:叶为三出复叶;小叶卵圆形,宽卵圆形或长卵形,长宽变化很大,先端钝圆,微凹或具短尖,基部圆形或楔形,有时微呈心形,边缘浅裂或呈波装,侧脉5~6对。
白木通,本变种形态与三叶木通相近,但小叶全缘,质地较厚。
木通藤茎圆柱形,稍扭曲,直径0.2~0.5厘米。表面灰棕色,有光泽,有浅的纵纹,皮孔圆形或横向长圆形,突起,直径约1毫米;有枝。质坚脆,较易折断,横断面较平整,皮部薄易剥离,木部灰白色,导管孔排列紧密而无规则,射线细,不明显,中央髓圆形,明显。气微,味淡而微辛。
三叶木通藤茎圆柱形,扭曲,直径0.2~1.5厘米。表面灰色,灰棕色或暗棕色,颜色不均匀,极粗糙,有许多不规则纵裂纹及横裂纹,有时附生灰绿色苔藓,皮孔圆形或横向长圆形,突起,棕色,不明显,直径1~2毫米;有枝痕。皮部易与木部剥离,去皮处表面棕黄色,射线处有深棕色纵沟。质坚韧,难折断,断面木部黄白色,导管孔细密,排列不规则,射线浅棕色,髓圆形而大。气微,珠微苦涩。
白木通藤茎直径5~8毫米。表面黄棕色或暗棕色,有不规则纵沟纹;有枝痕。质坚韧,难折断,断面木部淡黄色,导管细密,排列不规则,射线约13条,浅黄色放射状,髓类圆形。气微,味徽苦。
1.利尿作用:家兔在严密控制进水量的情况下,每日灌服酊剂(用时蒸去酒精加水稀释过滤)0.5克/千克,连服五天,有非常显着的利尿作用,灰分则无利尿作用,说明其利尿主要不是由于钾盐,而是其他的有效成分。家兔口服或静脉注射煎剂,亦出现利尿作用。
抗菌作用:据初步体外试验结果,木通水浸剂或煎剂对多种致病真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同属植物AkebialongeracemosaMatsum(产我国台湾省及日本)中提得的皂甙,对大鼠,小鼠有利尿作用;对大鼠的实验性关节炎也有某些抑制作用,它能延长环己巴比妥钠引起的小鼠睡眠时间,有一定的镇痛作用。低浓度对家兔离体肠管和心房无明显作用,高浓度则使肠管收缩,心房抑制。对离体兔耳血管有收缩作用,口服毒性很小,注射给药则有一定毒性。
理化鉴别:
显微鉴别:
藤茎横切面:(1)木通木栓细胞数列,常含有褐色内含物;栓内层细胞含草酸钙小棱晶,含晶细胞壁不规则加厚,弱木化。皮层细胞6~10列,有的亦含数个小梭晶。中柱鞘由含晶纤维束与含晶石细胞群交替排列成连续的浅波浪形环带。维管束16~26个。韧皮部细胞薄壁性。束内形成层明显。
木质部导管散孔型。射线明显,其外侧有l-3列含晶石细胞与中柱鞘含晶石细胞相连接;形成层内侧射线细胞壁加厚,木化,具明显单纹孔。髓周细胞圆形,壁厚,木化,有圆形单纹孔,常含1至数个棱晶,中央有少量薄壁细胞,壁不木化。三叶木通与五叶木通极相似,主要区别为木柱细胞无褐色内含物;中柱鞘含晶纤维束与含晶石细胞群交替排列成连续的环带,但含晶石细胞群仅存在于与射线相对处;维管束(19~)27~31个。
白木通与五叶木通相似,主要区别为中柱鞘与三叶木通相似,含晶石细胞群仅存在于射线外侧;射线中径向排列的含晶石细胞多不与中柱鞘含晶石细胞群相连;维管束约13个。
味苦;性寒;归心;脾;肾;小肠;膀胱经。
清热利尿;活血通脉。主治小便赤赤;淋浊;水肿;胸中烦热;喉喉疼痛;口舌生疮;风湿痹痛;乳汁不通;经闭;痛经。
内服:煎汤,3~6克;或入丸,散。
内无湿热,津亏,气弱,精滑,溲频及孕妇忌服。
《中华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