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椿的功效与作用
摘要:
香椿
拼音名:Xiang Chun
别名:红椿,椿芽树,椿花,香铃子。
中药香椿为楝科椿属植物香椿的根皮,叶,嫩枝及果入药。根皮全年可采。秋后采果。夏秋采叶及嫩枝。
原形态
香椿,多年生的落叶乔木,树木可高达10多米。叶互生,为偶数羽状复叶,小叶6~10对,叶痕大,长40厘米,宽24厘米,小叶长椭圆形,叶端锐尖,长10~12厘米,宽4厘米,幼叶紫红色,成年叶绿色,叶背红棕色,轻披蜡质,略有涩味,叶柄红色。复聚伞花序,下垂,两性花,白色,有香味,花小,钟状,子房圆锥形,5室,每室有胚珠3枚,花柱比子房短,朔果,狭椭圆形或近卵形,长2厘米左右,成熟后呈红褐色,果皮革质,开裂成钟形。6月开花,10~11月果实成熟。种子椭圆形,上有木质长翅,种粒小,发芽率低,含油量高,油可食用。
性味与归经
味苦,涩,性温。
功效与作用
祛风利湿,止血止痛。
- 根皮:用于痢疾,肠炎,泌尿道感染,便血,血崩,白带,风湿腰腿痛。
- 叶及嫩枝:痢疾。
- 果:胃,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胃炎。
使用方法
根皮3~5钱,果2~3钱。
摘录于
《全国中草药汇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