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黄花的功效与作用
158
2025-02-12
摘要:
拼音名:Huang Hua Dao Shui Lian
英文名:root of False-yellowflower Milkwort
别名:黄花参,鸡仔树,吊吊黄,黄花用水莲,观音串,念健,牛耳音,白马胎,一身保暖,黄花大远志,黄花远志,吊黄,倒吊黄花,倒吊黄,黄花金盔,观音坠,黄花鸡骨草,黄金印。
中药黄花倒水莲为远志科植物黄花倒水莲的根或茎,叶。茎,叶春,夏采收,切段晒干。根秋,冬采挖,切片晒干。
黄花倒水莲,灌木或小乔木,高1~3米。根粗壮,多分枝,表皮淡黄色,肉质,味先甜后苦;茎灰色,有浅褐色斑点;枝圆柱形,灰绿色,密被长而平展的短柔毛。单叶互生;叶柄长9~14毫米,上面具槽,被短柔毛;叶膜质,披针形至椭圆状披针形,长8~20厘米,宽3~7厘米,先端渐尖,基部楔形至钝圆,全缘,上面深绿色,下面淡绿色,两面均被短柔毛;主脉在上表面凹陷,在背面隆起,侧卧每边8~9条。花两性,总状花序顶生或腋生,长8~15厘米,直立,花后延长,可达30厘米,下垂,被短柔毛;花长15~17毫米;萼片5,早落,均具缘毛,外萼片3枚小,不等大,中间1枚盔形,其余2枚卵形至圆形,长达3毫米,里面2枚大,花瓣状,斜倒卵形,先端圆形,基部渐狭;花瓣3枚,纯黄色,侧生花瓣长圆形,2/3以下与龙骨瓣合生,基部向萼面呈盔状延长,内侧无毛,龙骨瓣盔状,鸡冠状附属物具柄,流苏状;雄蕊8枚,长约10~11毫米,2/3以下连合成鞘,花药卵形;子房压扁,圆形,具缘毛,基都具环状花盘,花柱长8~9毫米,先端呈2浅裂状喇叭形,柱头具短柄。蒴果阔倒心形至圆形,绿黄色,直径1~1.4厘米,具半同心圆状凸起的棱,无翅,具缘毛。种子圆形,直径4毫米,棕黑色至黑色,密被白色短柔毛,近种脐端具一顶端突起的种阜。花期5~8月,果期8~12月。
根粗大,肥粗大,肥厚多肉,直径0.6~3厘米,有分枝,表面淡黄色,味略苦。单叶互生,具柄;叶片质薄,多皱缩,完整叶呈窄长方形或倒卵状披针形,长5~20厘米,宽3~7厘米,先端渐尖,基部渐窄或楔形或近圆形,全缘,两面无毛或疏毛短柔毛。气微,味淡。
味甘;微苦;性平;归肝;肾;脾经。
补虚健脾;散瘀通络。主治劳倦乏力;子宫脱垂;小儿疳积;脾虚水肿;带下清稀;风湿痹痛;腰痛;有经不调;痛经;跌打损伤。
内服:煎汤,15~30克。外用:适量,捣敷。
《中华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