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皮青木香的功效与作用
78
2025-03-31
摘要:
拼音名:Mu Xiang
英文名:Costustoot,Common Vladimiria Root
别名:蜜香,青木香,五木香,南木香,广木香,五香。
中药木香为菊科植物木香的根。培育3年,于9月下旬至10月下旬收获,选晴天,挖掘根部,去除泥土,茎杆和叶柄,粗大者切成2~4块,50~60℃低温下烘干。
木香,多年生高大草本,高1.5~2米。柱根粗壮,圆形,直径可达5厘米,表面黄褐色,有稀疏侧根。茎直立,被有稀疏短柔毛。基生叶大型,具长柄;叶片三角状卵形或苌三角形,长30~100厘米,宽15~20厘米,基部心形或阔楔形,下延直达叶柄基部或一规则分裂的翅状,叶缘呈不规则浅裂或波状,疏生短刺,上面深绿色,被短毛,下面淡绿带褐色,被短毛;茎生叶较小,叶基翼状,下延抱茎。头状花序顶生及腋生,通常2~3个丛生于花茎顶端,几无总花梗,腋生者单一,有长的总花梗;总苞片约10层,三角状披针形或长披针形,长9~25毫米,外层较短,先端长锐尖如刺,疏被微柔毛;花全部管状,暗紫色,花冠管长1.5厘米,先产央5裂;雄蕊5,花药联合,上端稍分离,有5尖齿;子房下位,花柱伸出花冠之外,柱头2裂。瘦果线形,长端有2层黄色直立的羽状冠毛,桌熟时多脱落。花期5~8月,果期9~10月。
根圆柱形,平圆柱形,长5~15厘米,直径0.5~5.5厘米。表面黄棕色,灰褐色或棕褐色,栓皮大多已除去,有明纵沟及侧根痕,有时可见网状纹理。质坚硬,难折断,断面稍平坦,灰黄色,灰褐色或棕褐色,散有深褐色油室小点,形成层环棕色,有放射状纹理,老根中央多枯朽。气芳香浓烈而特异,味先甜后苦,稍刺舌。以条匀,质坚实,没性足,香气浓郁者为佳。
对呼吸系统的作用:豚鼠离体气管与肺灌流实验证明,木香水提液,醇提液,挥发油及总生物碱能对抗组胺与乙酰胆碱对气管与支气管的致痉作用。挥发油中所含总内酯,木香内酯,二氢木香内酯等内酯成分以及去内酯挥发油均能对抗组胺,乙酰胆碱与氯化钡引起的支气管收缩作用,其中以二氢木香内酯作用较强。腹腔注射给药对吸入致死量组胺或乙酰胆碱气雾剂豚鼠有保护作用,可延长致喘潜伏期,降低死亡率,以上结果表明其扩张支气管平滑作用特点与罂栗碱相似。认为直接作用与平滑肌所致。将胸内套管刺入麻醉猫胸膜腔描记呼吸,静脉注射云木香碱可出现支气管扩张反应。而将动物脑破坏后再给药则无效,提示其作用与迷走中枢抑制有关。水提液,醇提液,挥发油,去内酯挥发油与总生物碱静注对麻醉犬呼吸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中以挥发油作用较强,挥发油所含各内酯成分对呼吸无明显影响。犬机械刺激致咳实验证明,挥发油中各内酯成分和去内酯挥发油无镇咳作用。
对肠道的作用:木香水提液,挥发油和总生物碱对小鼠离体小肠先有轻度兴奋作用,随后紧张性与节律性明显降低。对乙酰胆碱,组胺与氯化钡所致肠肌痉挛有对抗作用。小剂量煎剂对离体小肠的作用无一定规律性,大剂量则呈抑制作用。挥发油亦可抑制离体兔小肠运动,使其节律变慢,收缩不规则。去内酯挥发油,总内酯以及木香内酯,二氢木香内酯挥发油与二氢木香内酯作用较强。
对心血管的作用:低浓度的木香挥发油及从挥发油中分离出的各种内酯部分均能不同程度地抑制豚鼠与兔离体心脏的活动,对离体蛙心也有抑制作用。小剂量的水提液与醇提液能兴奋在体蛙心与犬心,大剂量则有抑制作用。云木香碱1~2毫克静脉注射能兴奋在体猫心,对心室的兴奋作用比心房明显。
离体兔耳与大鼠后肢血管灌流实验还表明,去内酯挥发油,总内酯,有较明显的血管扩张作用。其他内酯部分作用较小。小剂量总生物碱可扩张离体兔耳血管,大剂量反而引起收缩反应。
水提液与醇提液给麻醉犬静脉注射有轻度升压反应,耐去内酯挥发油,总内酯,木香内酯,二氢木香内酯和去氢木香内酯等静脉注射可使麻醉犬血压中度降低(30~40毫米Hg),且降压作用比较持久。将动物颈部脊髓和两侧迷走神经切断或阿托品化或给神经节阻断药,抗肾上腺素药或抗组织胺药均不改变上述降压反应。初步认为其降压机制在于心脏抑制和扩张血管所致。
抗菌作用:挥发油1:3000浓度能抑制链球菌,金黄色与白色葡萄的生长,对大肠杆菌与白喉杆菌作用微弱;总生物碱无抗菌作用。木香煎剂除对副伤寒甲杆菌有轻微抑制作用外,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痢疾杆菌等7种致病菌无效。另有报道,煎剂对许兰氏黄癣菌及其蒙古变种等10种真菌有抑制作用。
大鼠腹腔注射的半数致死量如下:总内酯300毫克/千克,二氢木香内酯200毫克/千克。对其总生物碱静脉注射的最大耐受量,小鼠为100毫克/千克,大鼠为90毫克/千克。木香挥发油混入大鼠饲料中,每天服量为1.77毫克/千克,(雄鼠)与2.17毫克/千克(雌鼠),连续给药90天,结果对大鼠的生长,血常规与血尿素氮均没有影响,主要脏器病理检验亦未见异常。
理化鉴别:取木香粉末0.5克,加乙醇10毫升水浴加热约1分钟,滤过。取滤液1毫升置试管中,加浓硫酸0.5毫升,显浓紫色。(检查去氢木香内酯)
根横切面:木栓层为2~6列木栓细胞,有时可见残存的落皮层。韧横切面:木栓层为2~6列木本细胞,有时可见残存的落皮层。韧皮部宽广,筛管群明显;韧皮纤维成束,稀疏散在或排成1~3环列。形成层成环。木质部导管单列径向排列;木纤维存在于近形成层处及中心导管旁;初生木质部四原型。韧皮部,木质部中均有类圆形或椭圆形油室散在。木香薄壁细胞中含菊糖。
粉末特征:黄色或黄棕色。菊糖碎块极多,用冷水合氯醛装置,呈房形,不规则团块状,有的表面现放射状线纹。木纤维多成束,黄色,长梭形,末端倾斜或细尖,直径16~24μm,壁厚4~5μm,非木化或微木化,纹孔横裂缝隙状或人字形,十字形。网纹,具缘纹孔及梯纹导管直径32~90μm,导管分子一般甚短,有的长仅64μ。油室碎片淡黄色,细胞中含挥发油滴。薄壁细胞淡黄棕色,有的含小形草酸钙方晶。此外,有木栓细胞,韧皮纤维及不规则棕色块状特。
味辛;苦;性温;归脾;胃;肚;肺经。
行气止痛;调中导滞。主治胞胁胀满足 ;脘腹胀痛;哎吐泄泻;痢疾后重。
内服:煎汤,3~10克;或入丸,散。
阴虚津液不足者慎服。
《中华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