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鞍藤根的功效与作用
摘要:
马鞍藤根
拼音名:Ma an Teng Gen
中药马鞍藤根为旋花科植物鲎藤的根。全年可采,切段,晒干。
原形态
多年生草本。全株光滑;茎极长而匍匐地面;叶互生,厚革质,叶片的先端则是明显凹陷或是接近2裂,形如马鞍,叶长4~8厘米,宽4~10厘米,具长柄,长达12厘米。花期全年不断,以夏季最盛;聚伞花序,花冠紫红色,直径约8厘米。花萼多数是5片,宿存、离生,椭圆形或是宽卵形;花冠辐射对称,粉红色至浅紫红色,漏斗状,5浅裂,长3.0~6.5毫米;雄蕊与花冠的裂片互生,2长3短,且花丝的基部被毛:子房上位,光滑无毛,柱头2裂。蒴果球形,2室,光滑无毛,直径9~16毫米,刚开始呈黄绿色,成熟时则转为棕褐色。种子4枚,黑褐色,其上密被柔毛。
功效与作用
主治风火牙痛,关节风湿痛,流火,湿疹。
使用方法
外用:研末调敷。内服:煎汤,0.5~1两。
药材处方
- 《福建中草药》 治风火牙痛:马鞍藤鲜根每次四至五两(干的一两半)。水煎服。
- 《福建中草药》 治外痔:马鞍藤根晒干,烧存性,研末,加三仙丹,冰片少许,冷开水调涂。
- 《福建中草药》 治关节风湿痛:马鞍藤干根一两,水煎调红糖或酒服。
- 《福建中草药》 治流火(丝虫病引起淋巴管炎):马鞍藤干根一两,毛天仙果干根一两,老鼠耳干根一两。水煎服。
- 《福建中草药》 治湿疹:马鞍藤鲜根一两。水煎服;鲜叶煎汤洗或捣汁涂抹患处。
摘录于
《*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