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齿苋子的功效与作用
摘要:
马齿苋子
拼音名:Ma Chi Xian Zi
别名:马齿苋实。
中药马齿苋子为马齿苋科杆物马齿苋的种子。夏,秋季果实成熟时,割取地上部分,收集种子,除去泥沙杂质,干燥。
原形态
马齿苋,一年生草本,肥厚多汁,无毛,高10~30厘米。茎圆柱形,下部平卧,上部斜生或直立,多分枝,向阳面常带淡褐红色。叶互生或近对生;倒卵形,长圆形或匙形,长1~3厘米,宽5~15毫米,先端圆钝,有时微缺,基部狭窄成短柄,上面绿色,下面暗红色。花常3~5朵簇生于枝端;总苞片4~5枚,三角状卵形;萼片2,对生,卵形,长宽约4厘米;花瓣5,淡黄色,倒卵形,基部与萼片同生于子房上;雄蕊8~12,花药黄色;雌蕊1,子房半下位,花柱4~5裂,线形,伸出雄蕊外。蒴果短圆锥形,长约5毫米,棕色,盖裂。种子黑色,直径约1毫米,表面具细点。花期5~8月,果期7~10月。
药材性状
种子扁圆形或类三角形,长约0.94毫米,宽0.83毫米,厚约0.42毫米。表黑色,少数红棕色,于解剖镜下可见密布细小疣状突起。一端有一凹陷,凹陷旁有一白色种脐。质坚硬,难破碎。气微,味微酸。以粒饱满,色黑者为佳。
性味与归经
味甘;性寒;归肝;大肠经。
功效与作用
清肝;化湿 明目。主治青盲白翳;泪囊炎。
使用方法
内服:煎汤,9~15克。外用:适量,煎汤熏洗。
各家论述
《开宝本草》:明目。
摘录于
《中华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