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果皂角的功效与作用
摘要:
小果皂角
拼音名:Xiao Guo Zao Jiao
英文名:fruit of Littlefruit Honeylocust
别名:小皂角。
中药小果皂角为豆科植物小果皂角的果实。果实成熟后采摘,晒干或鲜用。
原形态
小果皂荚,小乔木至乔木。枝褐灰色,具粗刺,刺圆锥形,长3~5厘米,有分枝。叶为一回或二回羽状复叶;羽片2~6;小叶通常5~6对,斜椭圆形或菱状披针形,长2~3厘米,宽约1厘米,先端钝或圆形,基部急尖或斜楔形,边缘具钝齿或近全缘,上面无毛或有稀疏的短柔毛,下面无毛;小叶柄长约1毫米。花绿白色,杂性;雄花散生于总状花序或圆锥花序上;雄蕊10;两性花集成总状花序;萼裂片长圆披针形;花瓣5,内被粗毛;雄蕊5。荚果扁平,果瓣革质,近无子房柄,稍弯,黑色,长6~12厘米,宽1~2.5厘米。种子近于扁平,椭圆形,棕色,平滑,长约8毫米,宽约4毫米。花期6~10月,果熟期11月至翌年4月。
性味与归经
味苦;性寒;归脾;胃经。
功效与作用
驱虫;解毒消肿。主治痈疽肿毒;肠寄生虫病。
使用方法
内服:煎汤6~12克;研末,1~3克;或入丸剂。外用:适量,煎汤洗;或烧存性研末敷;或鲜品捣敷。
各家论述
刺,果实有驱蛔虫,痈疽的功能。《新华本草纲要》
摘录于
《中华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