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浮萍的功效与作用
78
2025-06-10
摘要:
拼音名:Fu Ping
英文名:Common Ducksmeat Herb
别名:水萍,水花,浮萍,水帘,九子萍,田萍,藻,萍子草,小萍子,浮萍草,水藓。
中药浮萍为浮萍科植物紫萍或浮萍的全草。6~9月采收。捞出后去杂质,洗净,晒干。
紫萍,多年生细小草本,漂浮水面。根5~11条束生,细年,纤维状,长3~5厘米。在根的着生处一侧产生新芽,新芽与母体分离之前由一细弱的柄相连结。叶状体扁平,单生或2~5簇生,阔倒卵形,长4~10毫米,宽4~6毫米,先端钝圆,上面稍向内凹,深绿色,下面呈紫色,有不明显的掌状脉5~11条。花序生于叶状体边缘的缺刻内;花草性,雌雄同林;佛焰苞袋状,短小,2唇形,内有2雄花和1雌花,无花被;雄花有雄蕊2,花药2室,花丝纤细;雌花有雌蕊1,子房无柄,1室,具直立胚珠2,花柱短,柱头扁平或环状。果实圆形,边缘有翅。花期4~6月,果期5~7月。
浮萍,浮水小草本。根1条,长3~4厘米,纤细,根鞘无翅,根冠钝圆或截切状。叶状体对称,倒卵形,椭圆形或近圆形,长1.5~6毫米,宽2~3毫米,上面平滑,绿色,不透明,下面浅黄色或为紫色,全线,具不明显的3脉纹。叶状体背面一侧具囊,新叶状体于囊内形成浮出,以极短的细柄与母体相连,随后脱落。花单性,雌雄同株,生于叶状体边缘开裂处;佛焰苞翼状,内有雌花1,雄花2;雄花花药2室,花丝纤细;雌花具1雌蕊,子房巨室,具弯生胚珠1枚。果实近陀螺状,无翅。种子1颗,具凸起的胚乳和不规则的凸脉12~15条。
叶状体呈卵形,卵圆形或卵状椭圆形,直径3~6毫米。单个散生或2~5片集生,上表面淡绿至灰绿色,下表面此绿至紫棕色,边缘整齐或微卷,上表面两侧有一小凹陷,下表面该处生有数条须根。质轻,易碎。气微,味淡。以色绿,背紫者为佳。
取浮萍粗粉5克,加乙醇90毫升,充分搅拌后,放置一夜,滤过,滤液于水浴蒸干,残渣加水3毫升溶解,滤过。取滤液0.5毫升,加浓盐酸及镁粉少量,小火加热至沸,溶液显橙色。(检查黄酮类)。
叶状体表面观:上表皮细胞垂周壁波状弯曲,气孔不定式:下表皮细胞垂周壁近平直,无气孔。上表皮内侧的薄壁细胞类椭圆形至类圆形,有胞间隙,有的含草酸钙簇晶,直径13~20um;有的--含针晶,针晶长17~30米,细胞较大。下表皮内侧为通气组织,由薄壁细胞组成,细胞民间隙较大。
味辛;性寒;归肺;膀胱经。
发汗解表;透疹止痒;利水消肿;清热解毒。主风热表证;麻疹不透;隐疹瘙痒;水肿;癃闭;疮癣;丹毒;烫伤
外用:适量,煎水熏洗;研末撒或调敷。内服:煎汤,3~9克,鲜品15~30克;或捣汁饮;或入丸,散。
表虚自汗者禁服。
《中华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