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坛龙的功效与作用
摘要:
过坛龙
拼音名:Guo Tan Long
英文名:Flabelate Maiden-hair Herb, Herb or Rhizome of Flabelate Maiden-hair
别名:铁线草,黑骨芒,秧居草,铁线蕨,黑骨芒箕,黑骨芒萁,旱猪毛七,黑骨头,铁丝分筋,螺厥蕨,黑脚蕨,五爪黑蕨,乌脚枪,铁笊篱,铁脚狼萁,双甲草,鸡骨草,乌脚鸡,五爪蕨,铁狼萁,铁脚路萁,螺靥蕨,铁脚路箕,铁鲁基,乌蝇翼,小熊胆,鸡爪莲,乌脚路基
中药过坛龙为铁线蕨科植物扇叶铁线蕨的全草或根。全年可采,洗净,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
多年生草本,高40~50厘米。根茎短而直立,被狭披针形,渐尖的鳞片。叶柄簇生,坚韧,深褐色至紫黑色,光亮,基部具鳞片,上部裸净,长10~25厘米;叶革质,两面均裸净,呈不整齐的阔卵形,长约20厘米,宽约15厘米,为2回或3回不对称的二叉分枝;中央羽片最大,线状披针形,长10~15厘米,宽约2厘米,顶端钝头;小羽片斜方状椭圆形至扇形,交错互生于叶轴两侧,长1厘米,宽1.5厘米,具被毛的短柄,上缘及外缘圆形,且有细微锯齿,下缘成直角形,略呈覆瓦状排列于叶轴上,也有疏生的;叶脉不明显,扇形;叶轴黑褐色,光亮,上面有红棕色短刚毛。孢子囊群椭圆形,生于小羽片的上缘或外缘的叶脉顶端,通常连接;子囊群盖与孢子囊群同形,由叶缘锯齿反折所成。
性味与归经
苦;辛;凉;归肝;膀胱;大肠经。
功效与作用
清热;利湿;解毒散结。主治流感发热;泄泻痢疾;蛇虫咬伤;跌打肿痛;黄疸;石淋;痈肿;瘰疬。
使用方法
外用:适量,捣敷;或研末撒;或调敷。内服:煎汤,15~30克;鲜品加倍;或捣汁。
用药宜忌
疮破不可擦。
药材处方
- 江西《草药手册》治痢疾方。
- 《广西药植图志》治红白痢疾方。
- 《江西民间草药》治湿热黄疸方。
- 《广西药植图志》治砂淋方。
- 江西《草药手册》治肺热咳嗽,带下方。
- 《江西民间草药》治小儿高热惊搐方。
- 《岭南草药志》治吐血方。
- 《江西民间草药验方》治瘰疬方。
- 《广西药植图志》续筋驳骨方。
- 《江西民间草药验方》治烫火伤方。
- 《广西药植图志》止外伤出血,生肌收口方。
- 《江西民间草药》治头面疔疮方。
- 江西《草药手册》治阴囊红肿方。
- 江西《草药手册》治牙痛方。
各家论述
- 《植物名实图考》:治疮毒,研末敷之,疮破不可擦。
- 《南宁市药物志》:收敛,止痛消肿。治痢疾,湿热腹泻,便血,跌打,烫火伤;洗疮,排脓散肿。
- 《岭南采药录》:治痰火结核,功胜夏枯单。理湿热便血,治夹色,均水煎服。捣烂外敷治百足咬伤,理跌打损伤肿痛。
- 《广西药植图志》:内服治砂淋,白痢。外用治刀斧伤,止血生肌收口,续筋骨。
- 《江西民间草药验方》:清热利尿,降火消瘀。治瘰疬。
- 《岭南草药志》:清利表里热及郁滞,舒筋活络定痛。
摘录于
《中华本草》《中药大辞典》